成人MIS-A致死率比兒童高3倍?台大教授3法則助診斷,5大症狀必知

【早安健康/吳旻珊報導】近日新光醫院一名20多歲男性患者,6月初經PCR確診新冠肺炎併發多重器官發炎,而入院時還有高燒、休克、腸胃道及結膜炎等症狀,高度懷疑是成人多系統發炎症候群(MIS-A)案例,但根據《聯合新聞網》的報導,新光醫院感染科主任黃建認為症狀與敗血症有許多重疊,究竟是否為成人多系統發炎症候群(MIS-A)?難下定論。 雖然國內疫情明顯降溫,但接連出現的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(MIS-C)和疑似成人多系統發炎症候群(MIS-A)的個案讓許多人提心吊膽,到底成人多系統發炎症候群(MIS-A)有哪些症狀?和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(MIS-C)相比又有什麼不同?
成人多系統發炎症候群(MIS-A)心血管症狀多、死亡率比兒童MIS-C還高
根據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在防疫記者會上提出的資料,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統計目前約有221位成人多系統發炎症候群(MIS-A)個案,發生年齡約為19至34歲間,當中男性佔了7成之多,且通常成人多系統發炎症候群(MIS-A)會等到確診後三週才開始出現症狀,平均間隔為3周至28天左右。 症狀方面,多與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(MIS-C)類似,比較特別的是,成人多系統發炎症候群(MIS-A)在心血管系統表現比較常見,像是心肌炎、心包膜炎、動脈瘤、心室功能不全或心律不整等,但皮膚或黏膜的症狀,像是起紅疹或雙眼發紅的比率則比較低。而羅一鈞副組長也曾說明成人多系統發炎症候群(MIS-A)的主要常見症狀,分別為:- 發燒(96%)
- 低血壓相關症狀(60%)
- 心臟功能低下(54%)
- 有呼吸困難有喘(52%)
- 腹瀉(52%)
成人多系統發炎症候群(MIS-A)臨床標準一圖看!醫推「123法則」檢視病情
如果出現類似症狀,是不是就代表有成人多系統發炎症候群(MIS-A)?其實不是!羅一鈞副組長在記者會上指出,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對於成人多系統發炎症候群(MIS-A)的病例定義相當複雜,首先得符合住院前或住院起算3天內,有主觀發燒或客觀發燒至少24小時(大於等於38度)的紀錄,並且在住院前、或住院起3天內符合其他臨床檢查出來的症狀至少3項,且至少1項必須是主要臨床標準,像是嚴重心臟疾病或皮疹合併非化膿性結膜炎等。 每個人罹患成人多系統發炎症候群(MIS-A)後出現的臨床表現多元、多變,從中風、幻覺、腸胃道的腹痛、腹瀉到皮膚的紅疹、血液的血小板降低或大幅上升等都有可能,想判斷患者是否為成人多系統發炎症候群(MIS-A)有一定的困難。 李建璋教授也在臉書撰文說明「MIS-A診斷123」的法則,提醒大家若出現1個先決條件、2個必要條件、3個器官受損的狀況,就要高度懷疑是否被成人多系統發炎症候群(MIS-A)纏身。以下判斷條件多是醫師專業診斷結果,究竟是不是MIS-A,就交給醫師與專家的專業判斷,進一步評估後續處置。- 1個先決條件:先前曾感染過新冠病毒,無論是PCR、快篩或抗體,任一顯示陽性即可
- 2個必要條件:發燒加上發炎(血液指標 CRP、Ferritin、IL-6、PCT 上升)
- 3個器官損傷:包含心臟、皮膚黏膜共三個器官受損,最常見是心臟、腸胃與神經學
快加入《早安健康》LINE好友,讓我們守護你每一天的健康
延伸閱讀:
原文引自:成人MIS-A致死率比兒童高3倍?台大教授3法則助診斷,5大症狀必知